自去年全国启动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工作以来,截至目前,各地试点工作进展顺利,计划改造的设施已达1000多项,总投资已达84亿元。
完整社区就是从幼儿园、社区医院、老年服务站,到菜店、食堂、药店、理发店等,居民日常生活所需的服务设施场所齐备完整的社区。按照住房城乡建设部的要求,完整社区试点工作主要围绕“完善社区服务设施、打造宜居生活环境、推进智能化服务、健全社区治理机制”四个方面展开。
完整社区就像一个补短板的工作,弥补我们老旧小区设施不全、功能不够的短板。那么,经过完整社区改造后,到底能有哪些变化呢?让我们几个完成改造的完整社区,实地体会一下。
北京海淀区华清园社区
北京市海淀区的华清园社区,是全国106个完整社区建设试点之一。 据了解,华清园社区共有3400多户,共有1万多人住在这里。为了能够满足大家日常生活的采买需求,社区还新建了一个1000平方米的超市,把“菜篮子”搬到了居民家门口。
不只是“菜篮子”,社区还特意为小区的孩子们修建上学的安全道路。原来每逢上下学时间段,路两侧全是车,堵得水泄不通。而如今,不仅远远就能看见“注意儿童”“前方学校”等提示,并且设置限时停车时段:工作日每天晚7时到次日早7时可路侧停车,周末可全天停放。
问需于民,缺什么补什么,是社区在建设完整社区过程中的工作之一。如今,经过改造后的社区,不仅形成了集买菜、理发、药房等便民服务的商业一条街,道路也更加整洁顺畅。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街道华清园社区居民: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街道华清园社区党委书记王利丽: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街道党工委书记董智杭:
沈阳市皇姑区牡丹社区
除了惠民便民,各地在完整社区建设过程中,还特别关注社区里的老人、孩子的需求,重点弥补养老、托幼短板。
牡丹社区位于沈阳皇姑区三台子街道,建于上世纪80年代。小区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老年人多。为此,在完整社区建设过程中,当地首先就建设了一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方便老年居民接受日常康养服务。
除此之外,牡丹社区还进一步对服务进行了升级,引入了一套智能化管理平台,智慧社区模式已经应用到与老年人相关的很多场景中。
除了要照顾老年居民,孩子的需求也是完整社区建设当中的重要一环。为了解决双职工家庭在工作日下午及寒暑假期间带娃难问题,沈阳的多福社区在小区内提供了各类托管服务和教育活动。
沈阳市皇姑区牡丹社区居民: 有健身器材,有拔罐子、针灸,说来就来,做完以后身体可舒服了,特别轻松。每天都开开心心、快快乐乐的。 沈阳市皇姑区牡丹社区居民: 而且我们还有网上医疗,网上就可以联系有关病情的专家在网上给我们咨询,这非常好。 沈阳市皇姑区牡丹社区工作人员雷晴: 我们的智慧化养老平台,接入了应急救援端口。紧急情况下,老人就可以一键呼叫120医疗救援,还可以联系网格员、邻居亲属等应急服务。
信息来源:央广网
咨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