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进一步推动养老产业发展,2019年10月,教育部等7部门联合发文,鼓励引导普通本科高校设置家政学、老年医学等养老相关专业。2020年9月,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和山东女子学院成为全国首批设立此专业并当年招生的本科院校,今年两校共迎来近100名本科毕业生。
这届毕业生的就业出路如何?养老服务管理本科专业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未来养老产业,年轻人有何作为?3月19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举办了养老服务管理专业专场就业实习招聘会。据了解,企业提供的就业岗位和机会远大于该专业第一届毕业生的数量;该专业大一到大三的同学和公共管理、社会工作等非养老专业的硕士生也好奇地前来参加招聘会,以便自己更早地了解市场上企业的招聘需求。
据山东女子学院社会与法学院养老服务管理专业教师陈姝君介绍,山东女子学院在2015年就开始办老年服务与管理(后更名为“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科专业,每年招生规模在150人左右,2020年申报获批养老服务管理本科专业后,与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社会工作、健康服务与管理等专业组建“健康养老专业群”,坚持学科交叉、数字赋能,依托山东省现代产业学院健康养老产业学院,不断加强产教融合和共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获得了山东省教学成果奖,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
在培养方案制定上,山东女子学院的养老服务管理专业团队深入研究岗位要求,坚持需求为本、明确毕业要求,不断修订人才培养方案。陈姝君告诉记者,该专业的教师团队由来自管理学、社会工作、中医、护理、食品营养工程等领域的教师组成;由于养老行业发展非常快,为了对标行业需求,教师团队与多家养老企业和学界专家长期保持沟通,还会邀请专科毕业后在养老企业中做到中层位置的学生回校,大家反复协商,调整专业培养方案。
陈姝君说,经过4年一轮的培养,养老服务管理专业已经调整至比较稳定的阶段。在专业特色上,一是特别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建设了省级实验实训中心,分阶段分主题带领学生进企业实践,邀请合作企业带着项目进课堂;二是注重国际化视野培养,与德国、日本、澳大利亚等院校和机构开展了多样化合作;三是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如艺术素养、数智素养、健康素养等。
“我们会告诉学生,老年人也有各种各样的追求,包括精神层面对生活之美的享受。有的养老企业提出来,他们需要能将空间设计得非常美的养老建筑师,因此开设了‘生活美学’课和插花、茶艺、书法、文学欣赏等选修课。”陈姝君告诉记者,4年来该专业招生的数量正在逐年上升;未来,学院希望推进养老服务管理硕士点建设,一方面让学科体系更加完整、毕业生可以对口考研;另一方面能够培养更多更高端的专业人才。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罗娟向记者介绍,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从2010年左右就开始进行养老服务研究,尤其是对养老保障方面的研究较为成熟,这为开设养老服务管理专业奠定了基础。在首届32名本科毕业生中,除了个别同学选择出国深造、继续学习养老领域知识外,绝大部分同学都将进入养老行业工作。
新专业在设立之初明确了定位,即在公共管理门类下,兼顾工商管理学科属性,目标是培养三类人才:一是养老机构职业经理人,即未来的养老院院长、养老集团总经理;二是社区养老规划师,负责在街道办事处或社区养老机构负责配置和优化养老资源,以满足辖区内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三是个人养老咨询顾问。
在申报新专业前,罗娟在调研中发现,专科的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更侧重服务层面,主要培养的是面向养老机构的护理员;本科的养老服务管理专业主要目标是培养能够胜任养老机构运营管理的人才。因此,在4年的本科培养规划中,学生需要深入了解养老机构的品牌化运营、长期发展规划以及相关政策等方面的知识。
在罗娟看来,随着“银发浪潮”的到来,养老行业的产业链变长,未来社会生产的各个领域都要为老年群体再细分一次,“比如在消费品方面,老年鞋的热卖就是一个例子”。她在课堂上告诉同学们,未来在教育、文旅、金融、保险、医疗器械、数字平台、住宅适老化改造等领域,在养老产业链上的每个环节,“都有年轻人大展拳脚的空间”。
信息来源:中国青年报
咨询留言